出生3天新生儿患肠穿孔奇迹生还
9月16日,第一师医院普外科三病区(小儿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出生3天患有肠穿孔的新生儿实施了首例新生儿肠穿孔修补手术,填补了阿克苏地区新生儿外科手术的空白。
“感谢,非常感谢,要不是第一师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技术高超,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还有新生儿科援疆专家、陈正主任的指导救治,我的孩子可能就活不成了。”9月26日,程先生紧紧抱着自己健康出院的小宝宝,高兴地说道。
程先生的妻子丁女士于9月14日顺利生产了一个女婴,出生第2天发现宝宝出现喂养困难,腹部鼓胀等症状,便将小宝宝送到第一师医院儿科就诊,并入住了医院新成立的新生儿科。援疆专家、新生儿科主任陈正为其进行了相关检查,发现婴儿感染指标较高,立即对其采取禁食、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并连续拍片动态观察腹部情况。患儿生后第3天腹部立位片提示气腹、肠穿孔,根据X线影像陈正主任首先考虑回盲部肠穿孔可能性较大。
第一师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主任李忠,新生儿科主任陈正、麻醉科副主任曹正刚,以及放射科人员立即在明确肠穿孔后第一时间对患儿展开了多学科会诊,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为保证手术安全,陈正主任术前主动联系了他的后方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并上传了患儿的病历、x光片、肠道、喂养等情况,积极借助后方医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完善了患儿的手术方案。9月16日晚8点,由李忠主任主刀,副主任曹正刚实施麻醉,陈正主任进行术中监护,术中证实患儿盲肠穿孔。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患儿肠穿孔修补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转回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陈正主任介绍道:“患儿的肠穿孔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生长发育导致的,患儿肠穿孔病症持续时间越长,腹膜感染越严重,还会危及患儿生命,必须要抓住最佳的救治时间,才能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这个患儿术后24小时感染指标数值恢复正常,48小时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撤离有创呼吸机,术后第5天患儿开始喂养,第7天手术伤口愈合良好,外科进行拆线,今日上午患儿就已康复出院了。”
程先生说:“当时医生说要给我出生才3天的小宝宝做手术,说不做手术宝宝就有生命危险,当时我一听,吓坏了!心想这么小的宝宝能渡过手术难关吗?说实话孩子这么小就动手术,我们全家人一直揪着心,现在手术成功了,我的宝宝得救了。这要感谢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每一位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他们的日夜监护,先进设备的配合治疗,我宝宝的命可真就难保了。”
第一师医院儿科主任陈哲介绍:“新生儿肠穿孔是急腹症,一刻都不能耽误。过去我科在没有成立新生儿科时,遇到这种病症,都要转院手术治疗。现在医院成立的新生儿科可以对小儿外科术后提供监护保障,术后护理,对各类危急重症新生儿的救治也更规范、更专业,大大提高了新生儿救治率和术后的成活率。”据了解,此次第一师医院改建成立的新生儿科,设置病床18张,配有婴儿培养箱15台、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2张、心电监护仪12台、新生儿专用有创及无创呼吸机4台,以及蓝光黄疸治疗仪、微量静脉注射泵等先进医疗设备,并拥有一支20人的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仁爱和谐的医护团队,其中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12名,为提高地区乃至南疆的急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自9月6日新生儿科成立以来,目前已收治40余例急危重症新生儿,康复出院患儿30例,现仍有10余例新生儿在新生儿科进行治疗。
下一篇:第一师医院最新专家门诊一览表 赶紧收藏吧 以备不时之需
- 12-191【医共体动态】医路韶华终有别,荣退欢
- 11-262【医学精彩】生死时速!33周孕妇遇车
- 07-063【好消息】第一师医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
- 06-234第一师医院“三伏贴”开始了!冬病夏治
- 06-235第一师医院成功救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
- 06-236第一师医院成功开展首例保脾胰体尾切除
- 06-087患者病情告危 第一师医院多科联动成功
- 06-088第一师医院院长陈军深入科室教学查房
- 06-089第一师医院坚持院长行政查房 不断完善
- 06-0610第一师医院积极推广普及超声系统疾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