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您当前位置:医疗服务 >对口援助 >浏览文章

【精彩回顾】“组团式”援疆打造南疆医疗技术高地

发布时间:2017/1/9 22:22:11作者:文/迟鲁艳 图/龙斌文 黄叶 胡珺来源:宣传办点击数(0)

在新疆南疆重镇阿克苏市有一家医院,被各族群众赞誉为“解放军医院”——她,就是兵团第一师医院。第一师医院始建于1950年2月,前身是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休养连,当时在册职工只有90人,经过67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第一师医院已成为南疆地区一所环境优美、设备先进、技术优良、学科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约100亩,设置科室73个,开放病床1000张,在职员工1474人,年门诊量50万余人次,住院病人5万余人次,手术1万余(台)次。2015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优秀爱婴医院”和“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领导关怀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兵团和师市党委高度重视新一轮援疆工作,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倾力助推下,积极争取中组部、国家卫计委、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将第一师医院作为兵团唯一一家接受“组团式”援疆的单位,2016年4月迎来了首批15位“组团式”医疗专家团队。随后,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吴朝晖,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路平,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国勋,浙江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敬,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同、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学军,自治区副主席田文、兵团组织部副部长秦富平、兵团卫生局副局长何红,时任阿克苏地委副书记、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徐纪平,副指挥长、师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劳泓,以及师市领导多次来到第一师医院调研指导“组团式”援疆工作,看望慰问援疆专家,在明确提出工作要求的同时,共同研究制定“组团式”医疗援疆规划,使援疆专家们倍受鼓舞。

blob.png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国勋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向第一师医院赠送了一辆价值60万元的“援疆专家巡回义诊车”;浙江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敬赠送了50万元的“传帮带工作室启动经费”,用于支持援疆工作。

blob.png




倾情援疆篇


“一脚踏进塔里木,终身便是兵团人”。援疆专家们根据《第一师医院“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实施办法和工作规划》等,结合所在科室实际及本地疾病谱制定了工作目标和计划,以及实施路线图,第一师医院高度信任援疆专家,让他们任实职、给实权、压担子,制定“传帮带”工作计划,并选派有关科室技术骨干,赴浙大附院进修培训,加快医院人才培养的步伐。第一师医院领导与援疆专家们不断扩大对口援助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加强与后方医院的合作与交流,广泛邀请援建医院的专家指导和帮助医院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定高风险疑难手术制度,新建了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眼视光中心、新生儿科等,并实现了援疆专家向师市、阿克苏地区、南疆五地州的辐射带动,有效放大了“组团式”援疆工作的社会效应,造福了南疆各族群众。

blob.png



帮带育人篇
经过九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组团式”医疗援疆模式初见成效,第一师医院党委根据援疆专家们的合理化建议,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迅速添置了1200万元的新仪器设备支持援疆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医院已成功开展了“免气腹腔镜手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全镜下腹膜后肾盂癌根治术”等26项新技术,其中有10余项填补了南疆和阿克苏地区的空白。使第一师医院泌尿外科、儿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等科室的诊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
随着“组团式”援疆工作的深入开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杜立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连庆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肖平、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吕宾,以及浙江台州市高层次医疗专家服务团、浙大儿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精英团队、浙江著名妇产科专家朱丹阳等名院名医名家纷至沓来开展交流活动,共同帮助第一师医院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为实现兵团“南疆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甲”医院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lob.png

2016年10月,在参加阿克苏地区“2016年度‘组团式’援疆人才传帮带大赛”中,第一师医院援疆专家、沈月洪副院长和新生儿科主任陈正博士,获得了“工作室组”一等奖、“对象组”一等奖和“导师组”二等奖的佳绩。

blob.png

援疆工作九个月来,援疆专家团队共诊治门急诊病人16468人次,手术397台次,教学查房390次,院内培训50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讲学交流80次,MDT会诊113人次,申报科研课题17项。在援疆专家们的影响下,全院各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逐步形成了比学习、比技术、比科研、比服务的浓厚氛围。
blob.png


医疗协作篇
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以来,第一师医院先后赴北京、喀什、拉萨、大连等地参加了中组部、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等组织召开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推进会。每次会议结束后,师市、医院党委都高度重视,立即传达会议精神,并借多次会议的强劲东风,积极付诸行动,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加强沟通、紧密协作,共同推动援疆工作,促进第一师医院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互动、援受协动的良好局面。

blob.png

合作无边,精彩纷呈,品牌效应辐射南疆周边。2016年8月9日,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吴朝晖带领浙江大学及五家附属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一行21人来到第一师医院,分别与第一师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签订了“浙江大学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南疆分中心”、“基于邵医健康云平台的医疗健康服务”、“中德前列腺健康工作室”合作协议;并成功举办了“2016年首届南疆泌尿外科高峰论坛”、兵团继续教育项目“新生儿危重症诊治进展学习班”。与此同时,还挂牌成为南疆首家“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了南疆首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BSL)国际认证培训班”,为第一师医院搭建了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纵深平台,开创了第一师医院发展的新纪元。

blob.png


2016年8月 9 日,在第一师医院迎接“三甲”医院评审的冲刺阶段,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浙江大学积极协调组织了浙大一院、二院、邵逸夫医院的 11位专家来到第一师医院指导“三甲”医院评审工作。浙大一附院分院院长陈军也来院开展了评审标准的精彩讲座,全面助推第一师医院“三甲”医院评审工作,促使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甲”医院。



兵地融合篇
雪莲花开天山上,十年芬芳香愈浓。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援疆专家和新疆各族群众血脉相连、顾盼守望,共同谱写了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人间大爱。

blob.png

援疆专家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模范践行“两学一做”的承诺,分别在“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等特殊日子,与第一师医院医护人员一起走上街头,深入团场、乡村、社区、学校、部队、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十四师皮山农场开展“走基层、送温暖”和“控制慢性病、享受幸福生活”等25次大型健康义诊活动,服务万余人次;“六一”他们为患儿捐书,端午节为住院病人送粽子,为孤寡老人过生日,同时还为医院2位患肾癌同事筹集捐款5000元,组织“轻松筹”23万元……兵地两家医院援疆专家两次联手救治了两位肾肿瘤患者,三位援疆专家携手救治一肾癌晚期产妇平安产子;神经外科援疆专家王定坤在义诊中救治了一位维吾尔族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被当地各族群众传为美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国家分忧、为兵团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的援疆誓言。

2016年 9月5日,自治区“组团式”援疆工作推进会参会人员来到第一师医院参观了“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情况,兵地双方共同携手开创“组团式”援疆工作新局面。

生活关爱篇

在生活中,第一师医院努力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住房、生活用品配置、就餐环境、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均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在节假日,医院主动邀请他们参与医院开展的各项文娱活动;专家们过生日都有医院领导、科室同事等前往祝贺,做到了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照顾,使他们远在边疆却能感受到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blob.png

未来展望篇行医戍边使命重如山,医疗援疆恩情深似海。这些援疆工作成绩的取得,源于双方联动,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源于前后方互动,共同助推发力;源于立足长远,分层推进持续有力。九个多月的援疆工作成绩表明,“组团式”医疗人才援疆成效显著,既为师市培养了一批专业医疗人才,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又有利于南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兵团稳定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促进兵地融合,共同完成“行医戍边”的职责使命。

blob.png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今后,第一师医院将继续按照中组部、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的要求,充分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时代精神,弘扬南泥湾“三五九旅”的光荣传统,不断创新援疆模式,深化援疆内涵,全力将“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不断持续推向深入,争当兵团医疗卫生行业向南发展的排头兵,为“一带一路”发展建设,南疆各族人民群众健康幸福做出新贡献,共铸南疆医疗卫生事业新辉煌!

 


编辑:龙斌文
关键字:精彩 回顾 组团 打造 南疆 医疗 技术 高地
上一篇: 第一师医院前往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全面对接新一轮“组团式”援疆工作
下一篇:跛行13年的患者终于实现了平稳行走的“心愿”
对口援助
便捷服务
最新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