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师医院后牙瓷修复治疗新技术 让您的牙体治疗更微创和舒适
半年来,第一师医院口腔科门诊已经多次采用瓷修复治疗技术为后牙牙体缺损的患者又提供了一种新修复治疗方式的选择。
过去,医院在治疗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活髓牙、根管治疗以后的无髓牙等患者时,主要会采用传统的树脂充填及全冠修复的治疗手段,而大面积的树脂充填存在牙齿邻接关系恢复不良、咬合面接触不佳、微渗漏等缺点,从而易导致远期继发龋、强度固位能力不足,另外一种全冠修复则存在着牙体预备量大、剩余牙体需要足够的固位高度、经常需要损伤更大的桩核治疗等不足,目前已逐渐不作为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最佳选择。
今年2月,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援疆专家毛英杰副主任来到第一师医院口腔科开展对口援建以来,传授开展了后牙瓷修复微创治疗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因其治疗操作的舒适性、微创、美观等优点,受到了牙疾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使当地患者享受到了新治疗技术带来的微创和舒适治疗。
目前,后牙瓷微创修复治疗的方式较多,包括:瓷嵌体、瓷高嵌体、瓷合贴面、髓腔固位冠、嵌体冠等,治疗中可根据患牙具体牙体缺损情况而选择适应的治疗手段。其适应范围也非常广泛,基本上从适合充填法修复的牙体缺损、到根管治疗后的大范围牙体缺损、咬合空间不足的牙体缺损、需咬合重建的后牙等都可以有针对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瓷嵌体(inlay):嵌入牙体内部,主要通过洞固位形固位,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并获得良好美观效果的修复体。原则上所有能够以充填法修复的牙体缺损均可为瓷嵌体修复的适应症。
瓷高嵌体(onlay):一般由嵌体演化而来,主要通过洞固位形固位,覆盖一个或全部牙尖的后牙修复体。适用于牙体缺损较大、需要覆盖牙尖的活髓牙、根管治疗后的留有两壁以上的牙体缺损患牙。
瓷合贴面(occlusal veneer):覆盖后牙合面,基本不设计明显的洞固位形等机械固位形,主要通过粘接技术起到固位的后牙修复体,多用于需咬合重建的后牙。
髓腔固位体(Endocrown):牙冠合龈高度过低、已经完成根管治疗的后牙,无法获得理想的冠外固位,利用髓腔形成的洞固位形辅助固位或作为主要固位。
嵌体冠(inlay crown):类似于髓腔固位体,一般包绕牙冠的四个轴面,形成一定的固位形,同时利用髓腔形成的洞固位形辅助固位或作为主要固位。同样适用于咬合空间不足的牙体缺损,同时需要达到一定美观效果。
瓷嵌体治疗禁忌症:
(1)青少年的恒牙和乳牙因其髓角位置高不宜选择,以免损伤牙髓。
(2)合面缺损范围小而且表浅,前牙邻,唇面缺损未涉及切角者,不宜选择。
(3)牙体缺损范围大,残留牙体组织抗力形差,固位不良者。
(4)一般不用与前牙缺损修复。
瓷嵌体治疗优势:
(1)瓷修复体颜色与天然牙协调且色泽稳定美观。
(2)瓷修复体生物相容性好,对口腔黏膜无刺激,表面光滑不易附着菌斑自洁作用好。
(3)瓷修复体可恢复牙体原有的解剖外形,进而恢复良好的生理功能。
(4)瓷修复体因其热膨胀系数小,嵌体边缘与基牙预备体密合,不易形成微渗漏。
(5)CAD/CAM瓷修复体只需患者一次就诊快捷、方便、精准。
(6)与全冠修复相比,具有二次修复的机会。
下一篇:2017年第二届南疆泌尿外科高峰论坛在第一师医院圆满结束